Member-only story

不割蓆の真義

健吾
2 min readAug 26, 2019

--

不要看 渾水 這樣子,看起來像廢青(雖然身家只有幾千萬真的是廢都不行),而且揀女人的眼光都很獨特(阿嫂真的是樣貌與智慧並重呀),但好明顯他看事情都比跟他很多同年齡的人都來得清晰。

#不割蓆,一直都只應用於「弱勢而正義」的一方。當 #張超雄之亂 出事的時候,我掀出問題,很多泛民打手上場,說我 #割蓆撚 #分化撚。我看著只是覺得好笑。泛民由2014年開始,從來都只當我是敵人。我撐過的那些候選人,有些連我電台的PA 打電話去做訪問也拒絕。我們幾時在同一條船過?

所以,當有公權力(如議員)做壞事7事衰事的時候,你提出,是指正,是監察。他們收我們人工做事,被監察是應份的。

我倒不知道有那個和理非跟勇武是屬於從屬的金錢關係,所以可以指揮他們,當勇武做到了事(如令立法會癱瘓過不了明日大嶼撥款,又或是智能燈柱的研究商提出取消合作),和理非的代表代議士是最害怕的:因為他們會被大眾認知,他們「代議」的能力早就失去,就不能再尸位素餐,或「檯面交手檯底交易」。

故此,整個語境之中, #不割蓆 理應只適用了勇武而不是和理非身上。不需要用到「主體」或「客體」這種觀點,只需要搞清楚,誰是庄閒就可以了。沒有勇武,和理非的行動沒有得到回應,5:0又好,贏了兩萬分都好,昨天都是開了槍。這是事實。我不鼓吹任何人做任何事,我只知道泛民的打手要麼是蠢,要麼是愛轉移視線。但這就是大家都希望見到的現狀。

由「八十後」一詞出現起,反對派的既得利益者已很害怕。他們一直都以為「扮傾扮砌扮勇武」就可以一直混下去直至2047。但到2014,到現在2019,他們的身位越來越窄,就只好發動他們的宣導機器,希望香港社會回到2014年前的狀態。最可惜的是,721元朗一役,仇恨因子已種,一切都不會那麼容易回到過去。我這種旁人受的傷,對要失去自由,失去前途,失去一隻眼一條腿的香港人,也不是什麼大事,但那種痛,揪心起來,也是揮之不去的。

--

--

健吾
健吾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