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可以潑冷水了嗎?

健吾
5 min readNov 25, 2019

--

大家看到議席多了,就說議會被光復。瞬間區議會好像變得很重要,有117個特首選委、立法會有一個議席(區議會一議席,現任議員是落選了的民建聯劉國勳)。區議會有少量地區資源,是CY時代留下的「1億小型工程撥款」。還有,警察警區指揮官定時要到區議會匯報,財委會嘅工程都要先拎去區議會諮詢。

但沒有說的是,區議會就算諮詢過的事情,拿上立法會的時候,都會被截下來。如觀塘的那個噴水池等等。這嚴格來說,是一個很「輸打贏要」的政治操作。很多人叫人11月24日投票的時候,就說「區議會是香港最民主的選舉」(有公民提名,單議席單票制等等)。但當結果跑出來,觀塘區或黃大仙之流是建制把持,他們要做「大花筒工程」的時候,立法會議員為了做正義之師,就會漠視民主程序下談合之後出現的「決定」。這是不是很民主?

你說呢?

昨天一整晚都睡得不特別好,因為都是看一些結果。很多朋友說「議會光復」,很高興。何君堯的點票站外,還出現「開香檳」的畫面,不知道在理工大學的「手足」,還有沒有精神看新聞呢?看到又不知道可作何感想?

選舉分析,往往都是一些很虛渺的事情。好「阿媽是女人」的。選舉多票,便是贏了。可以反映什麼現象呢?在社會科學的邏輯之中,可以不是一因一果的。所有專家話專家話的「答案」,往往都只是其中一個「可能性」,只要你說出一些「不能被否定的可能性」,好像就可以向記者交代了。

你贏了,就以果推因。比方說,有些網民認為,網路的影響對區議會,往往都是很微弱的。但你知道,網民或是網路的專頁製作者,一定要在這個時候肯定自己的用處,就會推出文宣,說自己很有用。如民建聯的林琳大敗,原因是她在網路跟一家鬥嘴。大家好像很留意沙田帝怡選區的劉青事件,卻又忘了另一個選區,葵青的大白田西, 就出現「民主動力」支持的候選人分薄地區青年,令民建聯的郭芙蓉選上。那位得票比「民主動力欽點人」多的候選人司徒港燊在面書自省之時,司徒氏卻說是因為有前輩提點他,他有時會在「網路跟人吵嘴」。大概,司徒氏死也不會說,是民主動力粗暴的來了。

順帶一提:司徒港燊應忘記了他當記者時候,在中大聯合書院訪問過我,我們也是面書朋友。他從不把他的宣傳放到他個人面書之上,甚至是,我到很後期才知道他叫司徒港燊,到他輸了我才知道他只輸300票,跟長毛差不多。另外,還有馬鞍山的陳天俊,也有2000多票。他有我的電話,但他也從來沒有找我。

--

--

健吾
健吾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