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當然,如果你說你要移民,以下的事情你不讀也沒所謂的。反正香港變成怎麼樣都無所謂,對不?

健吾
Apr 9, 2021

--

不知道梁氏在2019年,看到她的友好投身運動,同時又看到「其他人」付出代價,還有沒有怕?有沒有勸她的友好,不要推人上沙場?(端傳媒截圖)

不如,都講一下這一個吧。

終於都出來了,立法會的選舉制度將會大幅更改,40/30/20 的議題,大家都好像聽到一個好像跟自己有關,但又好像跟自己沒有關的「恐怖故事」,除了「係咩?碰!」以外,似乎都沒有什麼反應。

相對起藝人支持新疆棉花,電視台老闆說他們公司的流弊,立法會的選舉制度的新聞,得不到什麼熱度。甚至相對無印良品的總監為小米更新商業logo 的事的討論度,還要比選舉新聞來得熾熱。

面對現實吧,大概大家都已放棄了吧?在這兩個星期接二連三的港台新聞中,2021年的今時今日,竟然沒有任何一個議員或政工作者為港台發聲?沒有人搞任何聯署,遊行,你就知過去三十年,所謂面對不公的事,都是由政工作者見獵心喜的心態去把議題炒熱的。民間社會,都是以「我投了票給你了,你幫我完成這件事吧?」的「我出糧給政工作者你幫我解決問題」aka 油尖旺區區議員李傲然常說的一句,是他的街坊把問題丟給他的時候,就會扔一句「我有投票畀你架!」而希望他把事情做完。而民間社會一旦失去政工作者的「協作」,或不能再假手於他們,一切就會平靜下來。

你回望一下?2019年的時候,大家都想再用2014年的套路解決那一個被各方面炒熱的社會運動。2014年的佔中,大家是如何解決的?學聯五子去到黃竹坑談判。不知所以,不知為何,五子成為了港人的代表。後來談判不成功,什麼三方平台,到今天都沒有出現過。然後就不知道為什麼,輿論就出現「要退場」,要回歸議會,在「議會發動全面不合作運動」等等的聲音出現。然後就退場了。

之後的不合作運動有沒有出現?林鄭月娥提出要搞50億教育新資源,泛民的議員就急急腳支持,本來想拉布的朱凱迪,都不得要領,由泛民的議員出手阻止了。不合作運動沒有出現,佔中的「世代交替」,新一代要搶奪語語權的革命也沒有成功。如果當時有任何人提出要「袋住先」,就會有人拎前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常委,2014年度香港大學學生會會長梁麗幗的這一句說話出來用:831 框架,是否不能撼動。

現在聽到這一句,我想大家都知道,中央用行動回答了梁小姐,是,是不能憾動的。

之後,我們去到2019年,大家在反修例的熱情熱血之下,有好多問題,大家都好像不能問。

例如,究竟運動的目的是什麼?是他們浩浩蕩蕩叫的八字真言?還是真的有五大訴求?而國際傳媒訪問民主黨的大老,資深政工作者劉慧卿的時候,她都代表香港人說,五大訴求,其實香港人最想要的是第一個:撤回逃犯修訂條例。2021年,又有一些金融界的KOL…

--

--

健吾
健吾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