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以前,我自問,我做過我覺得我最努力的事情,我做過,叫跨界。請信報的luxary magazine,去訪問香港欖球代表隊。照片,是又一山人拍的。我試過用 #如果你睇奧運累鳥 ,用另一種角度講體育運動。結果,其他網媒一律照跟,那個運動員帥,就找他來代言。
我不知道這樣子,是不是不小心,做了「體記」做的事。
看著一些人教我「如何做記者」。ok的。他們的話,有些也很有心思。除了一些借勢出現的遊魂和網路公關打手,其他的,我都有讀到。有禮貌的說話,我會記得,也會深思。
但有一些,well,sorry,你認為對的事,我不能覺得對。
然後,我走我的路。
本來,我走我的路,你走你的。
到今天,我都不知道為什麼記者總是覺得KOL點點點,KOL那麼不濟卻賺錢比自己多,其實你可以做的,就是做KOL。但做不到,又說「呀,好無奈」。
你去建構你覺得對的世界,我建構我覺得對的世界。
一堆人,看著我說的話不中聽,走來一人一句。然後我真的只是問大家一句:除了等權力單位低頭,有何方法?除了問我:你的方法是不是唯一的方法?」之外,有何方法?
首先,我沒有說過我的是唯一。唯一是這種「中學生」辯論中想人收聲的時候用的語句。
你們比我聰明,那你們想你的方法。而我的方法和你的方法,不一定有衝突。也不會因為最後結果怎麼樣,而覺得某些方法比另一些方法有用/見效。
因為,權力單位,不會低頭。
而權力單位,為什麼一開始就不低頭?
你們比我聰明,你們有答案。
在我可以用的媒體空間,我都訪問很多運動員。也許就是把「體育界外」的人,可以看看這些人吧?後來我發現,其實他們不需要。我在時評節目逐隊港隊走訪,我訪問過的運動員,不多,但專訪,在那些平台出現,我都有努力跟上級爭取過。他們都有問:訪問他們,有人想看/聽嗎?
我堅持。所以也出到街。對他們有沒有用?不一定有。
這些事情,我刻意沒有常常說「我好辛苦先點點點」令某些人在大氣電波出現……而對某些人,其實,也不需要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