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在這幾年的流行曲界,我有一首歌,都幾不喜歡的。
叫《跟車太貼》。
我只是覺得,這個世界的所謂「跟車太貼」,只是因為大家在追求某種程度上的安全:我在大眾的群組之中,我說的事情是大家都覺得對的事情,我不想錯。
「跟車太貼」,結果就是「炒車」。所謂「炒車」是什麼意思?大概是,評論錯一些人或事吧?
但很多時候,所謂炒車,都是人造的。
好像今天,由我看到無線新聞的報道,到有線新聞的報道,到我看到張議員把自己的修正案放到網路,我就有好幾個問題,一直哽在喉頭:
一、如果有人認為,張超雄提出的私人條例草案係最好及最可行,咁就應該做嘢做到底,飛去同陸委會傾,傾好晒有關安排及細節,然後返來同市民講,呢個係由泛民傾出來的,陸委會都會同意的deal。佢地做左未呢?如果未做既話,咁同777修訂逃犯條例然後當台灣會接受,有咩分別?
二、如果有人認為,佢地提出的私人條例草案,即使係通過咗政府及立法會主席,響條例草案委員會階段之時,即使建制派提出的修訂,將777而家既方案借屍還魂,與條例草案的主旨有極大的分別,根本上不會獲得委員會通過。好,大家好信議會。忽然間,又好信而家議會運作良好。幾時建制派咁跟議事規則做嘢架?難道大家認為,到時法案委員會主席,會好乖,唔會出術?
這兩點,都跟張先生的個人人格沒有關係。他是一個好人,和他有政治智慧,和他的助手或身邊的人不知民情,想「推他去死」,是三件事來的。我相信,一個一直都關顧弱勢社群的人,他做人,應常以為自己在「擇善固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