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可能,回答「是」的人,倒是有不少的。
我的學生這陣子精神都很崩緊,他們年輕,他們對香港仍有希望,他們覺得這個世界還需要有一些人去保留一些「香港」應有的,僅餘的尊嚴和價值,所以他們都會很花精神在這一次的運動。
好了,有時候,他們累鳥,他們都有他們想喘息的空間。於是,他們去看一個演唱會,看完之後,就會有朋友在面書說:「去看愛國嬅的人,有多愛香港?」他們說的,就是那一個晚餐時間跟丁太太的演唱會。好像在沒有宣傳,沒有什麼特別鋪張的言談間,靜靜的完成了。丁太唱了《幸福之歌》,唱得算是很不錯了,但大家都沒有談論。或是不敢談論。而很有趣,說「去看愛國嬅」這番言論的那位朋友,自己也有看文匯之星的紅館演唱會,他post的時候,會順手加一句「今日透透氣」。哈哈,原來他自己去透氣看文匯之星就沒有問題,人家看護旗手的演唱會就是賣港之舉。
這半年,在這場所謂革命之中,我看到最多的,是一些根本沒有什麼理據的網路批鬥。一時說這個人是共產黨,一時就說那個黨出賣香港。好了,說完那個是共黨那個賣港,他們的行動又沒有付諸力行,在投票的時候,又會投回那些所謂賣港的政治人物。有些人更有趣,自己平日去旅行風花雪月,天天上載旅行照片就面不改容,這半年,他旅行倒是照去,只是沒有上載。而當他看到別人上載的時候,就會截人家的圖說「為什麼你還有心情去玩」。
心情?這兩個星期,最令我覺得不明所以的是,有些人把遊行變成了嘉年華,然後有很多人,對,因為他們人夠多,而且很瘋狂地不斷去批鬥別人,把一些反對他們的聲音都洗去,於是他們的行動,就是「有力的和理非行動」,是「極權最恐怕的幽默」了。
同一群人,前日就出帖文說「周梓樂大仇未報,未敢叫你安息」,昨日就出文說pepe蛙遊行是「令當權者束手無策」的行動,今天呢?他們又轉發這些和你shop 的照片。
就算我的學生,想討好他的朋友,也覺得很難以配合。究竟在什麼時候才可以幽默,才可以放鬆,什麼時候我就要版起臉孔,看個演唱會吃個飯去個旅行都要被人批鬥?
我的回應,倒是很簡單的:要麼你不理會他的感受,要麼你就擁有很龐大的媒體資源。你不理他的感受,你做什麼上載什麼都是你的事。那是你的社交網路,你上載什麼都要他的准許嗎?要麼,你就是可以有話語權的人。只要你有話語權,你玩膠就是幽默,你批鬥別人就是為「運動維持生命力」。你有話語權,你做的都是對。你沒有話語權,人家就可以定義你呼吸也是錯。
你沒有話語權,就是吃黃店都是港獨了。
只是現在有太多人都見識到各位網路判官以及民主鬥士的野蠻行為,而有點皮毛損傷而已。
沒有事,我就出去過我的生活了。畢竟我已過了「快樂不快樂」都要人許可的年紀了。而我早就已在吃個飯、說句話、呼個吸,都會有人問「你憑什麼吃飯憑什麼說話憑什麼呼吸」的階段,我慣了。這五年,一堆酸臭政治KOL看不過眼我活得比他們好,而你們又在這兒看我的幹話看得過癮而愛我,他們不高興而已。只是比我年紀少一點的香港人,還有一點陣痛要處理,祝你們早日堅強起來。能戰方能和,記著這句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