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向前看

健吾
Feb 11, 2021

--

2020年,究竟自己做過什麼?

一整年,我大概花了半年時間去看,究竟2019/20,對我們有什麼影響。2020年的大部份時間,我都在跟疫情、出版和創新這三組詞之間糾纏。看著茫茫的字海,在《未敢忘記2019/20》的這十幾萬字,寫著寫著,讀著讀著,一次又一次的崩潰。

不下一次,我問自己,你為什麼要寫。

不把這書寫出來,你的人生會有改變嗎?

出書會賺很多錢嗎?不會,不像我的朋友炒美股,一星期已賺一百萬美金。寫書,算個屁?

我好記得,初出道的時候,有一個朋友的男朋友對她說:「你朋友好叻架?寫份稿有幾多錢?我一個價位都係度。」我明白的。香港人,從來只尊重錢。對寫文字的人,他們看不起,由心的看不起,即使是同行,他們都會看不起你。就算你用盡過幾多的力,幾多的方法去幫過幾多人,那些你曾經扶過一把的人,可以在公開的場合說「我不認識你」,為的,只是一個議席,他們得不到,共產黨不會給他們的議席。為了一個月十萬元的奉祿,他們可以隨便埋沒人性,篡改歷史,用fake news 去打擊他們眼中的政治對手。什麼核心價值,什麼恩義情誼,對他們而言,一點也不重要。

直至 BN(O)移民的出現,你再看看,原來移民是抗爭,是下一代要回來完成上一代沒有完成的差事,你就發現香港人的基因,從來都沒有變過。1989年和2021年,面對所謂本土的危難,大家的選擇,都是把問題交給下一代。我們這一代解決不了上一代交給我們的問題,就把問題交給下一代。幸好我沒有下一代,才不致造孽。

過去的年卅十晚,我都會寫回顧。今年,網友叫我向前看,不要回望,不要回頭。在等待朋友送來糕點之時,聊聊幾筆。展望未來,我只希望,大家真的要長大。大家都常說很喜歡在過年的時候重看《嚦咕嚦咕新年財》,對白幾乎都可以逐句背出來,為何我們如斯的習慣把問題掃到梳化底?為何我們不肯乖乖的面對,那變成一個解決不了的問題之前,我們的先祖輩,前輩,我們這一代,以及下一代,都有很大的責任?有一個網友在2020年的時候問了我這一條問題,我一直都在想,想答案。

以前我曾經批判過,那些泛民的老海鮮,總是在自己退下來的時候說政府管治多差多差,他們好像忘記了自己都有份騙香港中產入局(如在公開場合,慷慨激昂大言炎炎香港有法治,over my dead body,然後當有人質疑他們的時候就派網軍不了不了),好無恥。也許,回望已沒有意義,要說的道理都已經說盡。

因為,一切都已過去。

也沒有辦法再改變什麼。

現在我可以做的,就是天天過好自己的日子,活著就是勝利。當年各大媒體各大KOL要撲殺我也生勾勾的活在現在,那幾個泛民打手及靠女人身體上位的政治失業中年漢又可以做什麼?當抗爭派議員都可以為藍絲歌手填詞之時,我在工作之時,跟林鄭及葉劉拍的照片又算個什麼?

--

--

健吾
健吾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