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你不想知道的暗湧

健吾
5 min readDec 9, 2019

--

明知道。

有很多事情你明知道會發生,而你說了出來,沒有改變了那件事發生。那是我的錯,你的錯,還是時代的錯?

還是,有很多事情,我只是知道會發生,而我沒有想像過要去改變,或是盡過力去改變,犧牲我自己去改變,那又是不是我的錯?若然我沒有去改變,我又是不是沒有權利去把那些問題說出來。再進一步,我的工作是評論人,說出問題是我工作的部份。提出解決方法,對不起,不是。那是consultant、官員(議員 elected officials 或是政府官員 government officials 的責任),為什麼有些人平白無事要走來問我要答案?

你看到這些嗎?

先舉一個例子。區議會選舉之後,很多參選人心都熊了。覺得自己在議會可以更上一層樓。於是,你不難發現,在選完一星期之後,各式內鬥已經出現。為了爭區議會主席及副主席,大家都開始有點小口角了。都是因為錢。大家知道嗎?區議會的正副主席,不知道他們有什麼額外的職能,但也肯定的是,他們有更多的錢。區議員一個月收入是 32,150元。而區議會副主席,就有48,230元,主席就直接有64,300元。薪資幾乎比一個普通的區議員多一倍。然後,有很多區議員已被一些選民發現,選過之後,沒有謝票,但就可以接受各大傳媒訪問,侃侃而談他們得勝的原因。選舉,就只有贏和輸,嬴了的人,往往都會覺得是因為自己的個人魅力或能力所致。他們好像忘記了,很多黃絲在文宣牆上都看過一張海報寫著「問題係個掣度」。為什麼他們可以這麼有趣,會覺得輸的時候,就是制度有問題,贏的時候,又不會說是因為制度使然?我明白,我絕對明白,在泛民反對派主導的選舉政治之中,香港人「很久」沒有贏過了。這麼可以令建制派及其支持者沒有話說的一個選舉結果,的確令很多人會覺得大快人心。但問題是,你有沒有看到數字?很多專家,很多學者都出來說,「投票率上升,對泛民有利」這些以前可能是對的分析去哄騙黃絲選民出來投票。但從數字上一看,七成投票率,建制與非建制的得票4:6比沒有打破。簡言之,這次六個月的反送中逆權運動,是把親建制的選民都趕出來了。即使是你們最討厭的新民黨,加上來都有超過十萬票。十萬票,在立法會的比例代表制之中,分配得宜,兩至三席仍是有機會的。加上建制派有著無窮無盡的資源,不論是金錢、人手或是經驗,他們一定很快就會重整旗鼓。而只剩下九個月的時間,我一不見非建制派的新科區議會有很讓選民感受到他的一票是值得一投再投(這次是情緒票,是反對派出隻豬出隻鴨都應該贏的一個選舉),輸了是很難理解的。而事實上,的確有不少候選人在選舉之時,連街站都不見他們搞。他們只是在選的時候派人出來舉舉牌,而同時大家都有一種「要教訓保皇黨」的氣氛,所以就把票投了給那個人。

--

--

健吾
健吾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