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有人問我,過去周日《903國民教育》說的話,說中心坎。
我說,在香港,同志都一定有「香港人」特質。他們最想得到的,是如何把自己變成中產階級,從而用錢買走很多不快樂和不方便。平不平權?god knows and who cares?你不讓我在香港結婚嗎?我去紐約簽紙,不是一樣嗎?
不是。不一樣的。
但這一刻,也沒所謂。反正,只要移住到「一樣」的地方就好。
香港人,就是香港人。
~~~~~~~~~~~~~~~~~~~~~
【熱吻背後by健吾】健身教練語錄:「其實,我都有好多客係你啲朋友。」
我:「係咩?抑或係我介紹咗好多客俾你呀?」
健:「一來啦,你瘦咗咁多,又開始有腹肌…」
我:「本來都唔想介紹俾你㗎喇!不過見你又好似想快啲買多層樓咁。」
健:「…」
我:「咁你1個人吖嘛!又唔認自己係基,你唔買多層樓,第時點被啲大陸後生女呃晒你啲錢,然後聲稱會幫你打點身後事而其實呃埋你啲棺材本呀!」
健:「…」
~~~~~~~~~~~~~~~~~~~~~~~
情人節,又是愁人節。網路上沒有拖拍的同志們,又開始唱楊千嬅的〈可人兒〉。剛分手的,就會從電話中找來林憶蓮和王菲於1992年創作人音樂會的〈多得他〉。有拖拍的,就會開始感受各式各樣的失控:外遇、情人節禮物的價錢、同居後的懊惱。但人嘛,好像最終都覺得自己要找個伴。
朋友R說,不少人覺得同志平權不需要處理,尤其是男同志,因為,男同志之間,不少都賺很多錢。而在香港,有錢雖然買不到快樂,但錢可以買到很多方便,買走很多不快樂。基本上,香港同志,即港基,也是香港人。香港人處理社會不公義的方法,要不就是買條新路(如面對教育問題,他們選擇讀私校或是叫孩子出國讀書,而不是選擇關心香港的教育制度;香港不讓同志結婚,那就飛去荷蘭或是倫敦吧!要不,將來都移民去加拿大或泰國就好了),避開所有不公義不合理。因為,我們都知道,只要有多一點中國經驗的人,不論是李逸朗或是馬雲,都會叫年輕人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