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自從財政司司長說要派一萬元,然後退稅兩萬,還免差餉,大家就好像把重心放到「一萬元什麼時候有」。
只是,當你聽到課要再停多至少四星期,最早於4月20日復課。但復工呢?公務員復工後,若然爆發大規模感染又會如何?是不是就可以向記者, 向市民大眾說一句「呵呵,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會大爆發的」,之後我們就不知如何是好?
有很多事情,都是重覆的。有老師因為轉發有黑x死全家的藏頭詩,而被藍絲舉報,之後他們的校董會就決定要停那個老師的職務。之後,教協的回應是什麼呢?教協說,「只是贊同字面表達的意思,認同應以同心為香港的態度面對現時的疫情,並無留意原來當中另有含意。」
然後呢?
這件事,好像似曾相識。你只要翻查一下 #903國民教育 的記錄,我應該是討論過 林慧思,邱兆麟(即是庫斯克),以至今次的何栢欣,不知道從何時起,教師原來是沒有私人時間,也沒有私人空間的。原來,老師就像木村拓哉或劉德華一樣,他們要24/7的穿著一件叫老師的外衣,他們吃的穿的說的做的,都要有一個老師的模樣。老師可不可以有人性?可不可以有情緒?可不可以覺得這個世界有些事情沒有道理而用相對有情緒性的語言去表達?如果你假設,一個老師是人,那就有機會有這樣的機會。但當你在香港,當了老師,原來就有責任,有義務去做一個完人。連他們的工會,也不是義無反顧的去支持那個被視為是「犯錯」的老師。敢問一句,這種工會,除了提供廉價的文具、海洋公園和迪士尼樂園門票,他們有保護過員工嗎?
另一個工會,我比較難理解的是,醫護人員三天兩夜都在網路說他們不夠裝備。我的朋友做公立醫院的門診醫生,他們說,他們的裝備已降格了三次,有醫生朋友說,已沒有保護帽,再這樣下去,就只可以戴著一個膠袋見病人。萬一有「疑似個案」,房間又要消毒40分鐘,病人天天都多。有在醫管局做分流的朋友說,十個來求診的人,十個說自己在過去十四天沒有去過中國,結果一看他們的出入境紀錄,有七個說謊。對不起,說謊的人,得罪講句,都不分國籍。很多香港人都向醫生隱瞞自己的外遊記錄。然後,當你再到小紅書那邊看看,有些自稱中國人的人,在香港說「因為怕」所以不斷的申請續簽,然後希望可以拖到自己生孩子的那一天,孩子就可以在香港出生,就算不在香港生活,都可以接受香港的疫苗,至少不會出事。你就會發現,不少中國人都會覺得香港是一個好地方,只要找些人寫醫生信,然後向那些入境處的官員說說項,就可以把孩子生在香港了。你質疑她嗎?她會跟你說,一切都是合法的。有種就好像北京、上海一樣,你在那兒生,公民權,戶口,什麼不給就是不給。有誰叫你容許那時候的特首,把公民權都當商品那樣子賣出去?
香港從來都不是一個封閉的地方,有很多左派的支持者都會覺得,香港那麼先進,那麼有錢,為什麼要歧視「可憐的中國人」,他們窮,他們活著的地方制度不好,他們像我們的祖先一樣飄洋過海來到香港,都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為什麼現在我們「當家作主」了,還要把人家拒諸門外?有議員在聽到財政預算案「沒有新移民」的份兒時,還立即開記招,說這樣是不公平。而這些議員,回頭來要票,如果你不同意他的做法,你不給他,他還可以公開找他們的文宣,他們的打手來說「你法西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