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呢個世界有好多紀念活動,我地都唔知佢地係咪真係想紀念既。果d儀式,一直係度,就會係度囉。
好似,有人初一十五會食齋,中秋食月餅,端午要派粽。中國人節氣呢回事,本來就係提醒人時間會過,而且仲會係不經不覺咁覺,所以得閒要做d野,先至值得存在。
但到後尾,我地發現好多野,都真係只剩下儀式。又咁講,係香港,如果有人質疑,問點解中秋要食月餅,端午要食粽,有冇問題既呢? 應該都冇既。因為,飲飲食食,大家都提出一d 理據,果d 理據合唔合理,都唔緊要,見人見智。
好似咁講呢,有人話,其實而家大家日常生活都有咁多糖份,仲使唔使一定要係中秋節食月餅呢?又有人話,粽呢家野,你去粥鋪都一件三百六十五日都有得食,又係唔係一定要係端午果日先食呢?飲食文化呢家野,就好似可以唔食呢樣可以食第二樣。但對一d 呢個世界好似好不動既價值,例如歷史事件既解讀,事情就好似冇咁多討論既空間。
我想講咩?我想講六四。係,我就係直接同你班撚樣講六四。
幾年前,有大學生就問,點解一定要悼念六四。唔去維園悼念六四,就係唔係代表佢已經唔記得左六四。而甚至有人係尖沙咀搞左一個悼念六四既細台,各大專院校都各司其職咁製作佢地自己各家院校既悼念六四活動。結果換黎d乜野既後果呢?
有專欄作家係大網媒度話,以後唔需要對大學生客氣。佢寫出黎既時候,面不紅氣不喘果下好野。回歸咁多年,有邊年o camp 既時候,係各大傳媒鬥爆「大學淫賤迎新營」玩d乜野?先唔講果d野係咪真係叫淫賤啦。然後年年都話大學生掛住玩成何體統呢樣果樣,之後佢地睇返一d香港情懷既電影,好似《玻璃之城》呀咁呢,就會不斷咁重覆影射當年仲未係香港才子既黃霑先生點樣係d 高桌晚宴度表演大概係香港紀錄最長既粗口。
咁樣既大學生,又成唔成體統呢?
以前既時候,係高桌晚宴講粗口既人,佢地第時如果有好大既成就,就可以將仍地之前所做既所有事,都可以變成美談,都會變成笑話,都會變成佢地人生既勳章。但好可惜,香港而家既發展窒礙。四十年前既成功定義,同四十年後既成功定義,已有所不同。三十年前,你跟人家說你是香港大學畢業生,你係前途無可限量架。大學一畢業,你一定會搵到份工。如果你大學畢業冇工做,一定唔係你「搵唔到工」,而係你「唔想做野」。但而家,你上d 網路討論區度走一轉,你會見到個post 話:我平時係office 都冇咩得罪人,我個人都好受同事歡迎,但今日公司宣佈話要炒人,結果都係炒到我,原因係因為, 我既學歷係公司入面最低既,係xx大學畢業。而同我同年紀既人,唔係英國,美國,就你二三線既澳洲紐西蘭。因為佢地係外國既大學畢業,佢地點都好似比香港既土炮大學高人一等。過去幾十年,不斷都講「大學生其實都唔係咩咁特別」、成日將「淫賤」、「唔尊重」、「唔尊師重道」等等既負面形容詞都塞畀大學生。好啦,既然你個社會都對大學生一直以黎都咁唔客氣,而大學教授,大學講師,甚至是傳媒人,都冇人提出將「大學生污名化」呢一個意識形態工程好似我咁直接咁講出黎。回歸後,董建華下台之時,七一大遊行之後,呢個工程就黎得特別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