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在很多「泛民支持者」之中,其實有一種人,是很特別的。跟他們辯論。會學到很多事情。2014年的時候,我曾經說過,我希望更多人關心政治。到2019年,這五年後,我開始覺得有些關於香港人理解政治的問題,慢慢浮現出來了。
比方說,有些泛民支持者很喜歡說:
(一)
你不支持xxx,就等如你讓xxx得利了。
在香港的語境,你不支持民建聯,就是讓民主黨得勢了。
好了,這命題,有問題嗎?
你不支持xxx ,是不是等如我支持yyy呢?不一定。
而我不支持xxx 的原因是什麼呢?是不是因為我支持yyy呢?也不一定。
xxx得不到我的支持,是應該如何做呢?是應該說我「投共」、「收共產黨錢」,抑或要他們聆聽選民的需要,好等他們可以好好做好自己,去搶回對他們失去信心的選民一票呢?
他們不會。他們只會對你說「你不支持xxx,就是支持yyy。」本來,老實說,我對yyy是沒有好感,也不會投他一票的。那如果既然他們覺得我是真的支持yyy了,那為什麼我不投yyy?好等你的「自我實現預言」成真好不好?
這種,是典型的「二元對立」謬誤。不支持a,不等如支持b。在a與b 之間,是有兩者都不支持的。但為什麼泛民支持者會用「二元對立」去「證實」自己是對呢?因為他們知道,在現實政治的比例代表制之中,他們會覺得「建制派」的票源是梗數。只要少一張游離票,就少一分支持,少一分勝算。但看來,似乎他們也不是這樣想。如果他們真的是這樣想,他們應該廣結善緣,不會到處惹火頭才是。但在網路上,我倒看見很多泛民的政工作者,很愛到處惹火頭,得罪人。認為所有選民都是白痴,不投我的人,就是投共。
(二)
這些泛民的支持者,有一個特色,就是只讀某幾張的報紙。這幾張報紙,網媒,很愛調較一些角度,去令他們的選民,支持者進入某種宗教性的狀態,令他們入信。
比方說,假設,只是假設,H市有一單自殺新聞,指某校的校長欺凌某位老師,導致自殺。
而某傳媒就找來一個完全包頭,沒有露面,連身份也沒有的「被害者」告發校長。那些泛民的支持者就會說:「而家所有老師都出來指證校長了!那校長一定是衰人啦!」
而當你質疑:其實你可以肯定那個人是老師嗎?你可以肯定,那個人不是傳媒找來的臨記嗎?
他們會說:「我唔係信晒個傳媒,但我只係覺得常理唔會所有老師都指證個校長囉。」
好了,你再問他們:「所有?你看了一個而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