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清醒的人,只會更痛

健吾
3 min readApr 24, 2019

--

我好想知。我真的好想知道。

整天看面書,每看一篇,心痛一遍。心痛的,不是因為誰有病,誰說的話很有病。老實說,建制派的人沒心沒肺,口賤也不是今天的事。大家真的想把這件事,停留在「有人生病」,「有人口賤」,這樣子就算了嗎?這樣子就算的話,我們花這麼多時間去為這件事犧牲,有什麼意義?

這次的裁決,至少有兩點,我覺得是需要留意的:

首先,根據明報報道:就辯方求情時指出,市民到場或因警方施放催淚彈,故無法肯定佔領是否因被告的煽惑行為而起。陳官表示,雖然陳健民於當年9月28日曾預計會有催淚彈,亦接納被告無法預料催淚彈帶來的影響,但陳官認為,各被告作出煽惑行為後,警方才施放催淚彈。各被告當時一心打算爭取普選,卻忽視平民百姓需要使用相關道路上班。

各被告當時亦已準備違反法例,和接受法律責任。至於辯方投訴控方檢控延誤,陳官認為,控方的延誤屬合理,亦沒有對各被告造成不公。

各被告作出煽惑行為後,警方才施放催淚彈。

各被告作出煽惑行為後,警方才施放催淚彈。

各被告作出煽惑行為後,警方才施放催淚彈。

所以,你跟我說放催淚彈的警方是壞人嗎?對不起,法官不是這樣看。法官的看法也很清楚:警方施放催淚彈是三子煽動群眾的後果。

即是說,法官覺得,如果不是有人煽惑,就不會放催淚彈,間接合理化了政權使用催淚彈這手段。這一點,對以後(如果還有可能發生)大型群眾運動的時候,有著非常不利的先例。

第二、我相信,大家都是時候接受現實。

大家要的,不是法治,而是人治。

有前輩今天跟我說,英國立國以來,普通法,都是用來壓制平民的。八百幾年,從來如是。為什麼我們還要聽從一些政工作者說,香港是有法治,法治是香港的什麼核心基石?

這兩點,黃絲的KOL、媒體,不去教育他們的支持者,只是把怒火轉移向一個根本不重要,他也不需要也不屑參與普通的政工作者身上,目的是什麼?是不想他們的支持者想太多,只是流於情緒的宣洩,繼續看一些人,無端平白無事的天天在鬧這個投共那個白痴那誰低鳩能嗎?辯論?辯什麼論。佔中這種大型的,全民式參與的抗爭運動,肯定已不會再出現,亦不可能會有人再捨命參加。為什麼還要說「送中條例」最後會引致包圍立法會?這種不會出現的事情,說來幹嘛。

對不起,我今天心情很壞。不是因為大家看電影不看佔中。佔中這件事,在我們這一代,八十後九十後香港人心目中,已經像上一代六、七十後的人看六四一樣。他們只會知道現在中國不錯,六四的時候發生的事情也不會再回來,亦不可以用同一個方法令那些人有什麼改變。香港人這一個身份,亦慢慢被各式各樣的中式媒體內容、意識形態,應用程式一步一步的腐蝕過去。在街上,仍看到「愛國民主大遊行」的宣傳車出現,停下來看的人,少之又少。30年過去,心當然痛,記憶當然有。只是,近看2014年發生的事情,以及這五年身邊所有人的轉變,你只可以默默的相信,有些事情,過去已過去飄去。你再說什麼,也只會徒添更加人說你「冇point」,「冇建設性」。

well,「冇建設性」得過,把所有重點放了在一個建制小丑身上,而不是回顧法官的話對以後公民運動有什麼影響?

還好,我不被當成是同路人。有些人,真的,不同路,也好。至少,我知道我還清醒。而清醒,只是令我更痛,更痛。

--

--

健吾
健吾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