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過去的周末,有一群看泰BL的香港粉絲,自發的搞了一個「應援cafe」的活動,這些事情在中學生之間,很流行。
因為,這種「為愛發電」的追星方法,都是一種生活形態。身為(正職?)一個研究偶像文化及迷文化的「流行文化」人類學者,我倒也不會錯過這些事情。
對上一次,看到一些應援cafe的活動,已是我以前的被訪者,#903國民教育 中有出現過的周建宏同學。他是港韓混血兒,他拿的是韓國護照,而他的婆婆,是光州人,親眼看見什麼叫光州事變,對韓國的民主運動有一定的認知。他的cafe,東西好吃,招呼也好。做的是新派韓系小食及佐酒的東西,最近還+1元送一支韓燒酒,跟我劈我怎麼都不會有著數,所以就少去了一點。那時候去找他,他的店,就有一些應援物:大概是像 yes! card(damn!曝露年齡系列),杯套之類。那個偶像,有點像mirror 那些成員,我問,那是誰? 建宏都說他不知道,問他的員工,原來是produce 101 的其中一個。
在這個細碎化的追星年代,有很多人,你也許都不認識他們,但都會有粉絲。KOL文化如是,自稱KOL文化如是,以為自己是KOL文化如是,有些人,在某些地方,發光發熱,如果你夠光夠熱,倒是有機會被看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