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最近的研究計劃,是在想像 #00後在智能手機和互聯網的影響 之下,會如何建構意識。
比方說,我的專頁,寫的是我看世界的方法,跟我的專欄政評也類近。
感謝很多人覺得好看,所以才看。不愛看的,其實我常說,真的可以不看,也有其他東西可以看。
我有點不明白的是,這個世界有一種物種叫 #haters,明明不喜歡,卻花時間去看,看完又寫很多字。
那不很浪費光陰嗎?
面對不講理由的人,也不能講什麼道理。有些人以為自己寫很多字,就叫很有道理。之後,你花了時間閱讀,去嘗試理解他們,但你得不出什麼所以然來。
說一句實話,我從沒後悔自己講過「玩具論」。當任何人都有機會成為公眾人物,任何人都會成為別人的玩具。這是互聯網的特性,也是我相信的話。
敢說真話,需要勇氣。
早幾天,我15歲的研究訪問對象跟我說:「真話?說完有什麼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