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我記得,2007年,我在日本剛回來,才赫然發現,原來我離開的這些年,物價上升很多很多,但記者的入職薪酬,卻沒有很大的改變。
當年,有兩篇文章是這樣說的:
先出招的,是當年明報的高層劉進圖先生:
然後,大家看在眼裏,無不嘩然。新聞系教授都沒有回應,只有這麼一篇,正典,基本,直球的回應:
原來,還有點後續:
直至現在,我都不覺得很奇怪。聽說,這家報館的入職人工,已有進步。聽說由8000多,變成12000了。
理想是什麼?可以吃嗎?
我記得,有一年,記者協會請來唐英年先生,主持問他,記者應有幾錢人工?
有記者寫文章,起題《記者生涯原是賤》?刊載的媒體,是一個出名不為供稿者提供稿費的媒體。也真夠搞笑。
為什麼媒體工作者的收入那麼賤?為什麼有那麼多記者,覺得做三五年就是瓶頸?為什麼他們會對現在的 KOL 文化那麼看不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