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中學老師的教誨

健吾
3 min readSep 9, 2019

--

都市日報今日有一個全版廣告,是一群自稱英華舊生的香港市民,去信港鐵主席歐陽伯權及港鐵車務總監劉天成,問及721、811、824、831元朗、葵芳、觀塘各站以及太子站等發生的事件,何以兩位英華舊生,都沒有好好向市民作出滿意的交代。

只要在網上搜尋「篤信善行」,除了是英華書院的校訓,亦可以隨手就發現2008年英華書院家長教師會的刊物。

原來,劉天成先生,是2008年英華書院家長教師會主席。那一年的家教會刊物上載於學校網頁,有一篇由訓導組林少娟老師撰寫的短文,就更是振聾發聵。

抱有殷切的期望,冀盼同學們能夠確切地演繹出校徽上那四字真言:篤信、善行。林少娟老師提醒所有學生,篤信、善行,還有「忠勇」的意思。

圖片來源:http://pta.yingwa.edu.hk/wp-content/uploads/pta200802.pdf

除了要忠於自己的身份,亦要勇於承擔身為「英華學生」這身分而來的責任。

認真地驗證生命的可貴,再推而廣之,以仁愛對世界,愛惜自己,關懷別人。

不知道,看到英華舊生在廣告中提及那四個日子,那四個無眠的晚上,那些在港鐵中直播的畫面,你們有什麼感覺?

如果生命誠可貴,地鐵的應對又應否是這樣子?

我相信,不知道今天都市日報的這一版廣告,有沒有令讀英華的同學,如我的朋友王宗堯先生感到驕傲?抑或,有些英華的舊生會覺得這份廣告,不單沒有「篤信善行」,反而成為了「篤眼篤鼻」,即英華仔常用來訕笑自己校訓的俚語?

身為一個人,為生活游生活流,倒不會有很多人怪你的。

只是,去到最後,常叫自己子女讀好書的中產家長,在生活上實踐不到你的中學老師的教誨,會不會有點遺憾?

或許,很多人都想「政治離開校園」。只要有生活,就會有政治。叫政治離開校園的人,大抵只是想說「我唔想搞咁多野你唔好阻住我向上流動賺大錢發大財」就可以了。對那些人而言,所謂公平正義,都只是利益的瞄頭。君子喻以義,小人喻以利。這個世界,越是小人,越會得益。在香港,有名有利,一切都自然合理。而當你開始有別的追求,就會好痛苦。

這一點,我相信大家都明白。

--

--

健吾
健吾

Responses (1)